本周一,在好于预期的国内宏观数据和美国非农数据的双重因素刺激下,沪市金属出现回升。对此,我们认为,诸多因素将制约9月份有色金属的表现,反季节性弱势将显现。
利好叠加
推动短期反弹
首先,8月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共计16.9万个,之前6月、7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被下调至17.2万、10.4万。该数据动摇了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17至9月18日议息会议上削减量化宽松(QE)规模的预期,在数据公布后,贵金属和国际原油大幅拉升。
我们认为,有色金属的上涨只是被动反弹。主要原因在于,美联储削减QE的步伐不会改变,只不过在初期削减的力度会减弱,预计将国债购买规模削减100亿美元,而MBS购买规模则会维持在400亿美元的规模不变。原因在于美联储侧重于前瞻性指引,而QE已经无法抑制短期利率上升(反映实际利率的10年期TIPS收益率在9月5日升至0.92%的两年多的新高),以及QE已经导致国债市场结构扭曲,通过人为压制实际利率的做法已经面临失控的风险。
其次,8月份中国出口增速也好于预期,同比上升了7.2%,高于7月的同比增长5.1%以及6月的同比萎缩3.1%。不过,从进口数据来看,中国的内需依旧不足。8月中国进口同比增长7.0%,低于7月份10.9%的增速。而8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在翘尾因素较弱的情况下,同比增速略微下滑,但是环比增长0.5%。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同比增速下降,降低了中国的通缩压力,这也意味着中国不大可能对稳增长措施进行加码。从长期来看,中国不可能沿袭高消耗、高投入的老旧模式。因此,从6月份开始的稳增长措施只是对经济托底,而不是驱动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动力。
从高层的表态来看,保持合理的投资力度,重点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、中西部铁路项目和市政设施建设等。重点在于服务业,包括促进信息产业发展,例如扩展宽带和4G牌照等。因此与传统工业制造业相关的有色金属需求增速将延续放缓的势头。
需求旺季不旺
市场风险加大
从7月份中国经济企稳的传导路径来看,经济景气回升先是从上游原材料行业开始的。经过4月至6月的去库存,上游原材料在国家新一轮稳增长措施的刺激下,开始了新一轮扩张,包括对铜精矿、铁矿、原油等基础原材料补库,而库存压力转移至中游贸易商或者销售商,终端消费行业景气回升并不理想,很多下游企业维持低库存和零库存的策略。
从需求端来看,我们担心有色金属市场旺季不旺的情况再次出现。前期规划的基建、铁路和电网订单尚未传导至铜材、铝材、镀锌等下游加工行业。据调研,8月份安徽、山东等地线缆企业开工率回升,而浙江地区略微下降,有九成线缆企业认为9月份订单持稳。资金利率高企,货款拖延阻碍企业的资金周转。铝材加工订单也在8月份温和回升,但不看好9月份旺季消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