铣面
中文名
铣面
外文名
Milling surface
半连续铸造法生产的铝合金铸锭,体表面常有偏析瘤、夹杂,结疤和裂纹等缺陷,对面积大的缺陷,采用铸锭面,即用铣削或刨削法除去一层表皮。由于偏析瘤中合金元素含量较高,在热轧时塑性很低的来,易被压碎或压裂、碎裂的金属及其所含灰尘和脏物压入板面后,将造成金属压入或非金属压入缺陷。其表面缺陷如不铣掉,必将恶化产品质量。
铸锭的铣面是在专业的机床上进行的,有单面铣、双面铣、双面铣带侧面铣等。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采用的设备是单面铣,铣削过程需要进行一次翻面,生产效率低,铣削面易机械损伤;国外大型铝加工厂大多采用双面铣和双面铣带侧面铣,生产效率高,表面质量好。根据铣面时采用的润滑冷却方法不同,可分为湿铣和干铣,湿铣采用乳液进行冷却和润滑,乳液浓度一般为2%-20%,铣削完毕需用航空洗油清擦或用蚀洗的方法除掉表面残留的污物;干铣即铣面时不加冷却润滑剂,采用油雾润滑,其优点是表面清洁无污物,铣消完毕即可装炉加热。
一般而言,除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普通用途的纯铝板材,其铸锭可用蚀洗代替铣面外,其他所有的铝及铝合金铸锭均需铣面。铸锭表面铣削量应根据合金特性、熔铸技术水平、产品用途等原则来确定。其中,所采用得铸造技术是决定铣面量最主要的因素,例如目前先进的电磁铸造技术 LIC(Low head carbon)铸造技术等,其铸锭表面急冷区厚度小于1 mm,显然,其铸锭铣面量大大减少。铸锭表面起铣削量的确定要同时兼顾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。铣面时铣削深度要适当,每面铣削的最小深度视铸锭表面情况而定。一般情况,铸锭铣面量为 5-30 mm,最大铣面量不超过40 mm,根据合金成分的不同,硬铝合金和表面缺陷较深的取上限,纯铝和表面缺陷较浅的取下限。